“今年春节期间,盈江县日均进出港快件量达2万件,同比增长37%,其中一半快件来自乡镇和村组。”圆通速递云南盈江分公司负责人陈鹏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云南省盈江县,这个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小城,一条条蜿蜒的山路串联起散落的村寨。过去,因交通闭塞、产业单一,当地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们守着土地耕种却难觅销路。12年时间,陈鹏带领团队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双向流动的快递网络。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经济结构悄然改变,山货“飞”出大山,网购进入生活。
从“十”到“万” 快递激发新活力
盈江县下辖15个乡镇,过去,村民取快递需辗转至乡镇,耗时费力。5年前,圆通通过与小卖部、农资店合作设立村级网点,还利用公交系统配送,将服务延伸至偏远村组。如今,乡镇和村组的业务量一年比一年多。“乡镇和村组的业务量增速明显快于城区。”陈鹏说。
“最开始每天就十几个快件,有的还需要送到100公里外,只能依靠三轮车慢慢跑,后来慢慢拉业务,业务量逐渐增加,换上了面包车,还带动了很多人就业。”陈鹏说,如今,全县设立40多个网点,其中32个扎根乡镇和村组。
“春节前夕,乡镇和村组进港业务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网购年货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行李。”陈鹏介绍,能便捷地寄取快递之后,村民的网购兴致高涨,“吃的、穿的、用的,大家都乐意从网上买,还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经常给家里寄东西。”
从无到有 土豆有了新销路
“快递通了,我们的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了!”如今,村民不仅能便捷收寄快递,更通过电商将种植的沃柑、青柠檬、小土豆等农特产卖向全国。
在圆通盈江仓库里,一箱箱印着“盈江小土豆”字样的包裹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地。这种仅有硬币大小的土豆,是陈鹏团队打造的“明星产品”。“农户用牛粪和草木灰施肥,手工采挖,虽然产量低,但品质极佳。”陈鹏介绍,过去这种小土豆因收购价低、销路窄,农户种植意愿不高。“当地不缺优质的农产品,但种植户多为老人,不精通互联网,苦于没有销路,也有做电商卖玉石的人,但由于农产品易腐坏,他们并不愿意涉足。”他说。
2017年,陈鹏带领团队做起电商,探索出“快递+农产品”“快递+团购”“快递+电商”等模式,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小土豆,并通过自有电商渠道销售,利用圆通的物流网络护航小土豆新鲜送达客户手中。
陈鹏算了算,目前圆通助农销售的农产品有10多种,春节期间网销出农产品2000多件。“春节前我们在仓库里储备了2吨小土豆,春节期间留了人手和车辆保障农产品订单及时寄出,留守值班的小哥均发放三倍工资。”
从好到优 乡村书写新图景
“从前农户们把产品卖给经销商,现在他们更愿意卖给我们。我们和多个村组合作,发掘更多优质的农产品走出盈江。”陈鹏的愿景不止于此,“要想走得更远,我们得做出自己的品牌。”
陈鹏介绍,团队已经为小土豆等多个农产品申请了商标,以此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并计划建设标准化加工厂,申请生产许可证,将农产品加工成果脯等特色农产品,进军高端市场。“当地有很多农户将农产品加工制作成零食,但因为没有生产许可证从而没法通过电商销售,他们给了我灵感,优质的产品应该被更多人看见,我们要让盈江农特产走出云南,成为全国品牌。”陈鹏说。
“盈江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销得好,百姓的生活才好。”陈鹏回忆起去农户家里收购小土豆时农户高兴的样子,他感慨万分,“许多农户干劲十足地表示要扩大种植面积,快递不仅是送包裹,更是送希望。”